最近汪小菲和大S的离婚纠纷再次成为全网焦点,这场闹剧从法律纠纷演变成网络骂战,让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。事情究竟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?让我们来捋一捋这场"电费大战"的来龙去脉。
整件事的导火索是大S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协议。根据台媒报道,汪小菲从今年3月起就停止支付协议约定的相关费用,累计拖欠超过500万新台币(约114.7万人民币)。
据悉两人去年离婚时,对近10亿资产进行了分配:价值4亿的豪宅归大S,S HOTEL归汪小菲。如今汪小菲违约,可能导致S HOTEL被拍卖。
汪小菲给出的拒付理由很"耿直":一是大S再婚了,二是因为疫情无法汇款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第二个理由站不住脚。
他在微博爆发,晒出自制支付明细表(被网友调侃"这表我也能做"),声称过去一年支付了约930万人民币,但被网友发现其中包含"瑞士租金"等可疑项目。
随后战况升级,汪小菲开始无差别攻击:
- 骂S妈"老狐狸",称其阻挠孩子回北京
- 爆料小S服用思诺思(安眠药),暗示其行为异常
- 揭露小S丈夫许雅钧"养小三"
- 连小S的三个女儿都不放过,让她们远离自己的孩子
汪小菲母亲张兰也没闲着,在直播间一边爆料一边卖货。她声称掌握大S婚内出轨证据,却在网友要求实锤时,突然举起自家酸辣粉开始带货。
知名狗仔葛斯齐也下场参战,暗示手握汪小菲更多黑料,预告将在年底前直播爆料。
实际上,这场闹剧背后是汪小菲在法律上的不利处境。根据台媒报道,两人离婚时是在庭外达成协议后才进入法院调解,协议中明确规定违约方可被直接强制执行。
这场闹剧折射出的,不仅是一段失败婚姻的后续纠纷,更展现了公众人物如何处理私人矛盾的典型反面教材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在这场舆论战中,真正受伤的恐怕是夹在中间的两个孩子。
点击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