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3-30 21:19:20 作者:娱乐看点
作者| 赤木瓶子
编辑| 无花果
当走过12个年头的《中国好声音》将"明选"作为新增赛制时,这档老牌卫视音综似乎正在向网生内容靠拢。近期,《中国好声音2023》与《舞台2023》同期开播,骨朵数据显示前者最高热度56.71,后者50.32,开局表现均未达爆款水准。
新一季《中国好声音》可谓自带话题:刀郎《罗刹海市》引发的舆论风暴让节目开播即遭遇评论区沦陷;而新增的"明选"唱跳赛道更被观众戏称为"中国好唱跳"。另一边,《舞台2023》作为内娱选秀缺席背景下的S+级竞演综艺,凭借"青年成长"标签引发期待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卫视综艺开始吸收网综元素——好声音首次允许选手通过完整舞台呈现获得晋级机会;而网生综艺《舞台2023》则通过"生存模式"选择(孤勇者/胆小鬼/挑战者等)强化选手人设,这种双向融合折射出音综市场的进化趋势。
《好声音2023》启用薛之谦、刘宪华等年轻导师阵容,节目中首位四转选手柏霖通过《遗书》的唱跳表演证明"明选"赛道的价值。总导演金磊坦言这是为年轻学员打造的个性舞台,但首期出现唱跳选手误选"盲选"遭淘汰的插曲,暴露出赛制转型的阵痛。
《舞台2023》则大胆采用网生玩法:选手集结时需直面"能否回家继承家产""是否过气"等尖锐问题,抖音播放145.6万的《精卫》舞台表演者张梓郁,正是以"迷人的耗子精"身份走红的网络歌手。这种真实人设+舞台实力的组合,正在重塑观众对"素人"的认知。
当下综艺市场呈现显著特征:纯素人或全明星阵容逐渐让位于"半熟素人"。《种地吧》通过真实劳作让未成名爱豆翻红,《少年行》则集结戏曲、民乐等领域的民间高手。这类选手既有专业积淀又保持新鲜感,如《舞台2023》中B站年度新人王ok、乐队圈资深音乐人蒲羽等。
这种趋势背后是观众对"真实感"的渴求。无论是《青年π计划》将昆曲与流行乐融合,还是《野猪一家》等生活类综艺主打熟人社交,"去剧本化"的真实呈现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。当传统音综与网生舞台的界限逐渐模糊,这场关于音乐竞技本质的探索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