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3-28 20:40:19 作者:娱乐看点
昨儿被一组似曾相识的床照吸引了目光,没想到娱乐圈的"莞莞类签"戏码还能有续集。当事人一边发布语焉不详的声明,强调"交往期间双方均系单身";一边又向媒体爆料女方长期欺骗威胁...这剧情发展,怕不是下一步就该轮到家长报警了?
就在大众津津乐道于明星绯闻时,马嘉祺的粉丝们或许暗自松了口气。甚至有人开始玩起了"307分"的老梗——这个两年前高考成绩的出圈数字,如今又因为新的事件重回大众视野。
这次事件的导火索,是时代少年团新专辑创下的1.68亿销售额。作为团队队长的马嘉祺,其粉丝后援会为了冲刺销量,竟要求粉丝提供手持身份证照片、银行卡信息等隐私资料作为"借贷担保"。
这种操作的危险性不言而喻——这些敏感信息一旦被滥用,轻则遭遇骚扰,重则可能面临金融诈骗、信用破产等严重后果。然而在饭圈内部,这种风险却被"为偶像争光"的狂热所掩盖,甚至演变成各家粉丝之间的"军备竞赛"。
这并非马嘉祺粉丝首次卷入集资风波。早在2019年,就有粉丝为集资不惜借高利贷,最终因无力偿还而闹上警局的案例。当时后援会声称筹集了700万资金,却在纠纷爆发后迅速与涉事粉丝切割。
讽刺的是,经纪公司每次都会发布"反对集资"的声明,但整个商业模式却始终建立在粉丝经济之上。从298元的会员年费,到数万元的见面会门票,再到需要打投才能开通的艺人微博...这套成熟的"氪金"体系,正在不断试探法律与道德的边界。
最令人忧心的是,这类活动的参与主体很多是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群体。在"为爱发电"的口号下,他们可能动用生活费、学费,甚至通过借贷方式来支持偶像。而经纪公司设计的各种排名、投票机制,更是加剧了这种非理性消费。
当追星变成一场需要透支未来的金钱游戏,当后援会开始涉足类金融操作,这早已超出普通娱乐消费的范畴。人民网的批评并非小题大做,而是对这种畸形生态的必要警示。毕竟,在狂热褪去后,留下的可能不只是几个娱乐话题,还有那些被掏空钱包、甚至背负债务的年轻人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