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赤木瓶子
“希望每年出一张专辑,如果不行那就单曲。”在快手直播宣传新专辑时,周杰伦先是立下flag,又很快自我调侃道,“话不能说得太早,新歌应该够挡几年。”
从2019年的单曲《说好不哭》到2022年的完整专辑《最伟大的作品》,这位被粉丝戏称“奶茶仙人”的乐坛天王,用六年时间打磨出一张引发全民狂欢的作品。新专辑上线后,QQ音乐榜单迅速被周杰伦屠榜,持续霸榜两周之久。
7月18日的快手直播中,周杰伦仅表演魔术和简单互动,就吸引了累计超1亿人次观看,创下平台单场直播预约纪录。平台方甚至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。更惊人的是数字专辑销量:上线一小时销售额破亿,截至7月21日已售出629万张,轻松打破蔡徐坤《迷》344万张的销量纪录和肖战《光点》1.62亿的销售额纪录。
在流媒体时代,周杰伦始终是平台争抢的“1%稀缺资源”。从音乐版权到二创内容,从短视频授权到演唱会直播,各大平台对周杰伦IP的争夺从未停歇。这场持续多年的“围猎”背后,究竟谁才是最大赢家?
资深乐迷刘旭在听完新专辑后,反而循环起了2000年的《JAY》。“现在的作品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”这种怀旧情绪恰如周杰伦本人在直播中的回应:“老歌多了种当时的氛围,学生时代听歌的感动是无法取代的。”
周杰伦的传奇性不仅体现在音乐领域。2019年,当豆瓣网友质疑“周杰伦微博数据差为何演唱会票难买”时,一场全民自发的“夕阳红打榜”行动,仅用5天就将周杰伦送上超话榜首。这场行为艺术般的集体狂欢,成为流量时代最生动的注脚。
通过创立杰威尔音乐公司,周杰伦牢牢掌握着音乐版权命脉。2014-2018年的音乐平台大战中,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围绕周杰伦版权的转授权费用从870万飙升至1818万。2018年,腾讯音乐更是豪掷5.7亿买断三年独家版权,即便在国家版权局协调下开放99%曲库共享时,周杰伦作品仍属于那1%的“战略储备”。
如今随着版权反垄断推进,周杰伦IP正在被更多平台分食:B站拿下深度版权合作,快手坐拥唯一中文社交账号,QQ音乐继续主导数字专辑销售,而咪咕、抖音等平台也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这场流量盛宴。
新专辑发布前后,各平台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运营策略:
快手凭借4272万粉丝的“周同学”账号,通过直播魔术秀持续造势;QQ音乐推出专辑+手办+周边的组合拳,预售档期已排至两个月后;B站的二创内容让“最伟大的作品 动漫mv”登顶热搜;小红书则成为粉丝偶遇打卡的分享阵地,满屏都是“在悉尼见到周杰伦”的惊喜。
实体专辑在电商平台同样表现抢眼,淘宝某店铺精装版月销5000+,而“佛系”的网易云音乐,只能默默展示着过往实体专辑的购买链接。这场跨越流媒体、短视频、社交、电商的全平台狂欢,或许正是后版权时代最生动的商业图景——当独家垄断被打破,顶流IP终将在不同土壤绽放出各异的花朵。
点击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