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,感觉节目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质朴气息,更像是一家精心包装的网红民宿。木地板锃亮的大房子、ins风绿植、微笑柴犬,处处透着刻意营造的"人造自然主义"。尤其当一群年轻嘉宾在稻田里象征性插秧、扎羊毛毡时,那种"体验生活"的表演感让人如坐针毡。
黄磊在厨房忙得焦头烂额,面对不熟悉的嘉宾只能客气地说"不用帮忙";何炅像导游般带着客人参观牛棚,甚至让单簧管演奏家对着牲畜吹奏。最讽刺的是,广告植入的奶牛"苏苏"获得了比某些嘉宾更多的特写镜头,配合着何炅流利的广告词,活脱脱一场商业真人秀。
节目试图营造"一家老小忙晚饭"的温馨场景,实际呈现的却是:年轻人玩着插秧游戏,老狼随口提了句"现在年轻人洗菜都不择菜",才让观众知道他们象征性参与了备餐。最终满桌华丽菜肴与"自力更生"的主题形成荒诞反差,倒像是节目组从五星酒店打包的外卖。
原版节目《三时三餐》的精妙在于真实感与戏剧性的平衡:李瑞镇一边骂"节目要完蛋",一边认真劈柴生火;用磨过辣椒的石磨做咖啡,喝出辣味还自嘲;下雨天修好灶台后,躺在地上看见满天繁星的自然感动。这些细节让观众相信:田园生活不是摆拍,是值得付出汗水的美好体验。
罗英锡PD在戛纳演讲中坦言,《三时三餐》本质是"可实现的田园白日梦"。而《向往的生活》的问题在于:既失去了真实的粗糙感,又缺乏戏剧冲突的设计。当黄磊疲惫地应付陌生嘉宾,当何炅熟练背诵广告词时,观众看到的不是向往的生活,而是另一个需要演技的职场。
或许真正的田园幻想,应该像老狼要猪油拌饭那段:两个中年男人斗着嘴,舀一大勺猪油拌进米饭,用最朴实的食物治愈都市疲惫——这种不需要剧本的真实互动,才是观众真正向往的生活切片。
点击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