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影视

脱口秀大会第五季,口碑两极分化、换嘉宾有用吗?

时间:2025-03-30 08:55:49 作者:娱乐看点

脱口秀大会第五季,口碑两极分化、换嘉宾有用吗?

《脱口秀大会》第五季赛程过半,却因领笑员争议、评分暴跌等问题陷入舆论漩涡。周迅、那英因非专业点评和漏拍灯事件引发热议后,节目组紧急更换鲁豫、谢楠接棒,但豆瓣4.9分的成绩单仍暴露了观众的不满情绪。

观众吐槽集中爆发

"第三季已是巅峰""剪辑混乱保老弃新"等评论充斥社交平台。有观众直言:"小鹿被淘汰太可惜,领笑员的专业度令人失望";更多人吐槽拉宏四灯晋级的荒唐,以及思文回归首秀的平淡表现。不过呼兰、徐志胜等老将的稳定输出,仍为节目保留了些许亮点。

脱口秀大会第五季,口碑两极分化、换嘉宾有用吗?

现实议题引发共鸣

选手们从校园暴力到买房焦虑,从考研内卷到职场困境,用幽默解构着当代年轻人的生存压力。徐志胜讲述亲身经历的校园暴力,何广智调侃74平"豪宅"的租房喜悦,孟川则精准戳中落户买房的集体焦虑。有网友感叹:"这些段子好笑到让人心酸,每个话题都是时代缩影。"

这种"生活秀"的特质正是节目魅力所在——演员们将点餐、理发等日常琐事,转化为引发共情的精妙观察。当虚拟世界日益侵占生活,这种扎根现实的创作反而显得珍贵。

脱口秀大会第五季,口碑两极分化、换嘉宾有用吗?

创作困境逐渐显现

疫情特殊时期,观众对快乐的需求催生了脱口秀的爆发。但五分钟"炸场"的竞技模式,也导致谐音梗、离婚梗等套路化创作泛滥。王建国的文字游戏、思文的婚姻话题反复消费,暴露了创作力的透支。

节目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尺度把握。从杨笠的"普信男"争议到李诞的"丧文化"标签,脱口秀的冒犯边界始终存在讨论。呼兰对此的思考颇具代表性:"我讨论内卷、中年危机时,始终与观众站在同一立场,而非居高临下的嘲讽。"

脱口秀大会第五季,口碑两极分化、换嘉宾有用吗?

成长中的中国脱口秀

尽管面临诸多质疑,这个年轻的艺术形式仍在探索中前行。童漠男等新生代演员尝试用柔和方式处理尖锐话题,徐志胜等选手则证明真诚的分享永远动人。或许观众需要给予更多耐心——就像弹幕里那句:"虽然这季问题不少,但听到呼兰段子里那句"躺有躺的价格,卷有卷的价格"时,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。"

脱口秀大会第五季,口碑两极分化、换嘉宾有用吗?

点击展开全文

热门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