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赤木瓶子
编辑 | 把青
2023年第二季度,沉寂已久的音乐综艺市场终于迎来转机。从二次元歌姬美依礼芽的破圈走红,到乐评人与音乐人的舞台争议,再到情怀金综的档期调整,音综以多元话题重回大众视野。
据骨朵数据显示,当前全网综艺热度TOP5中,音综强势占据三席——《乘风2023》《声生不息·宝岛季》《中国说唱巅峰对决2023》分别以59.85、57.83、57.48的热度值领跑。这与第一季度仅《时光音乐会2》一档音综入围的冷清局面形成鲜明对比。
当金曲类音综陷入嘉宾同质化困局,平台纷纷将目光投向青年市场。腾讯《舞台2023:后浪来袭》、爱奇艺《奋斗!新生一班》、芒果TV《青年π计划》等S+级项目集中涌现,试图以校园场景、国风元素、新生代音乐人重塑音综生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哇唧唧哇成为青年音综的重要推手,其与腾讯合作的《舞台2023》聚焦舞台竞演,与爱奇艺联手的《奋斗!新生一班》则探索校园音乐组合模式。而腾讯《少年行》另辟蹊径,集结北舞、中戏等科班生打造古风舞台,或将验证传统文化与青年表达的融合潜力。
《天赐的声音4》中乐评人与音乐人的激烈交锋,让人联想到《乐队的夏天》曾引发的舆论风暴。这类冲突性内容虽易制造热搜,却也折射出行业对话题度的焦虑。在此背景下,《乐夏3》的回归备受期待,尤其传闻可能引入国际乐队,为节目注入新鲜血液。
更具突破性的是OST综艺《剧好听的歌》、音乐创业实验《野生潮音》等创新形态。前者瞄准影视音乐产业化风口,后者尝试将经营类真人秀与音乐创作结合。此类“蓝海”项目虽存在市场教育成本,但若能精准捕捉细分需求,或将成为音综进化的新方向。
正如乐评人耳帝所言,音综需要平衡“制造流行”与“消费流行”的关系。当行业在激进革新与稳健传承间摇摆,或许更应回归音乐本质——既拥抱时代浪潮,又守护创作初心,方能在内容红海中找到可持续的破局路径。
点击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