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影视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时间:2025-03-30 04:10:36 作者:娱乐看点

时光撰稿人 | 毛姐姐 马龙·白兰度的在逃女友。

当《塔尔》首次亮相国际影坛时,便以耀眼的姿态成为焦点。这部由四次提名奥斯卡的导演托德·菲尔德蛰伏16年后带来的新作,不仅让"大魔王"凯特·布兰切特二度斩获威尼斯影后桂冠,更在专业影评网站收获91%烂番茄新鲜度和IMDb7.9分的亮眼成绩。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完美人设的崩塌

影片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:塔尔作为古典乐界罕见的女性指挥大师,拥有俊美外貌、挺拔身姿与凌厉气质。开场长达10分钟的访谈戏中,主持人反复使用的"Maestro"(大师)称谓,配合凯特精准演绎的精英做派,瞬间立起这个站在权力金字塔尖的传奇人物。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导演通过多个细节堆砌塔尔的光环:清晨5点起床研读乐谱、严格自律的健身习惯、对音乐纯粹性的执着。尤其那场与学生的辩论戏堪称高光——当学生以"泛性别者"身份批判巴赫的"厌女"思想时,塔尔跳出身份政治桎梏的回应,展现了艺术超越标签的可能性。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权力阴影下的双面人生

随着剧情展开,这个看似完美的"大女主"逐渐显露真容。在精英外壳下,塔尔实施着典型的权力剥削:在盲选面试中记住心仪候选人的着装、随意处置乐团成员职业生涯、将粉丝赠送的爱马仕包据为己有。更致命的是,她利用职务之便与年轻女性发展不正当关系,其中对克里斯塔的精神摧残直接导致了悲剧。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影片对塔尔劣迹的处理堪称微妙:这些阴暗面被巧妙地隐藏在光鲜的指挥家日常中,就像交响乐中偶尔出现的不和谐音。凯特充满魅力的表演更让观众不自觉地为角色开脱,直到克里斯塔自杀的邮件如幽灵般浮现,才揭穿这袭华美袍子下的虱子。

价值观的混乱交响

影片真正的争议在于其暧昧的道德立场。当塔尔因丑闻失去一切流落东南亚时,镜头却充满悲悯——她失去的只是事业和家庭,而克里斯塔失去的可是生命啊!这种将艺术才华与道德瑕疵强行割裂的叙事,本质上是对权力剥削的美化。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更值得玩味的是影片对"取消文化"的暗讽。当现实中的MeToo运动持续为弱势群体发声时,《塔尔》却塑造了一个被"过度惩罚"的天才形象。这种精英主义的潜台词令人不安:难道艺术成就真能成为道德豁免券?

曾获威尼斯大奖,「大魔王」新片翻车了?

凯特的表演固然精彩,但熟悉的"御姐"套路已显露模式化倾向。当所谓女性赋权故事仍需套用男性叙事模板时,我们或许该反思:真正的"大女主",是否应该先成为完整的人,而非符号化的权力化身?

-END-

点击展开全文

热门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