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丨漠一
最近热播的《安家》改编自日剧《买房子的女人》,原版评分高达8.3分,而《安家》却只获得6.3分。这个分数看似不低,但说实话,个人觉得还是虚高了。尤其从身边房产中介的反馈来看,这部剧能得3分就算不错了,因为他们根本看不下去,理由很简单——"假"。
《安家》购买了《卖房子的女人》的版权,主要沿用了主角"天底下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"的设定。开头的凶宅、风水大师等情节,也都是原版的变体。但问题在于,它没有完成成功的文化移植。
日本有着深厚的喜剧传统,这种风格形成了日剧中独特的沙雕热血中二的喜剧模式。《卖房子的女人》中三轩家万智的人设和表演都建立在这种传统之上。而《安家》一边照搬这种漫画式人设,一边又想将其现实化,结果两边都不讨好。
剧集给房似锦加了很多中国式家庭前史,最新剧情显示她受困于吸血式家庭,堪称樊胜美和苏明玉的合体。但问题在于,这种原生家庭的描写太过套路化。
为什么出了一个苏明玉,大家就只会写吸血式家长?原生家庭的问题明明有很多种,现在的创作却陷入了简单模仿的怪圈。把父亲换成母亲,把不给上学换成扔到井里,没有本质性差别。
在《蜗居》的年代,六六还能从刚毕业的海藻和苦于买不起房的海萍身上聚焦当代焦虑。但11年过去了,她还在写这种买不起房的故事,出轨的剧情都没改,只是从男性变成了女性。
咨询了几位房产中介朋友后,得到的反馈都是"太假"。一位中介小姐姐说:"看了四集就看不下去,我们所有同事都觉得太假了。"另一位中介小哥表示:"刚来就抢单抢客户,如果在我们团队出现这样的问题,早就被骂死了。"
《安家》的问题其实是大多数国产职业剧的通病。我们的职场剧沉迷于展现"人情",而忽略了"职业"的部分。在各种职业剧里,我们看到了一百遍撕逼、恋爱、原生家庭的纠缠,却很少看到真正的职业描写。
《安家》只是在借助中国人的房子情结来消费焦虑,它一点不关心房产中介这门职业,就像之前的医疗剧不关心医疗,公关剧不关心公关。这就是大多数国产职业剧不职业的原因。
点击展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