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31日,上海保利大剧院的后台灯火通明。话剧《如梦之梦》长达八小时的跨年演出刚刚结束,胡歌匆忙卸下戏妆,裹着黑色羽绒服钻进保姆车。车窗外,蹲守多时的娱乐记者们正架着长焦镜头严阵以待。
凌晨两点的虹桥机场VIP通道里,一个高挑的身影正推着行李车快步前行。当镜头捕捉到那位戴着鸭舌帽的女生侧脸时,摄影师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——那是刚凭借《致青春》崭露头角的江疏影。
航站楼的餐厅角落,两人相对而坐。监控画面显示,胡歌将碗里的牛肉悉数夹到对方碗中,这个动作在后续报道中被描述为"甜蜜喂食"。更戏剧性的是,当广播突然响起"江疏影、胡歌乘客请注意"时,这段尚未公开的恋情就此曝光。
次日清晨,某娱乐周刊主编在选题会上敲着桌子强调:"必须把"胡歌醉酒连发微博"和"江疏影沉默"做成对比专题!"编辑们心领神会地记录着关键词:顶流小生、新人演员、地位悬殊。
某影视基地的化妆间里,场记正在整理《扫黑风暴》的拍摄日志。记录显示,江疏影与吴越的对手戏NG次数达到17次,其中"蛋糕发现生母"那场戏,导演不得不删减大量特写镜头。"她的眼神就像在看外卖订单。"执行导演私下吐槽道。
这种评价并非首次出现。在《清平乐》拍摄现场,当任敏饰演的徽柔公主崩溃大哭时,监视器后的导演突然喊停:"江疏影,你现在是母亲不是雕塑!"现场工作人员回忆,那天收工后,主演独自在化妆间待了三个小时。
翻开江疏影的行程表,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备注:为演《好先生》每天喝白酒,为《欢乐颂3》体验实验室生活,甚至专门去故宫学习宋代礼仪。但合作过的老戏骨直言:"如果努力就能演好戏,横店群演都该拿影帝。"
这种困境在《欢乐颂3》达到顶峰。观众发现她演绎的科学家叶蓁蓁,与《三十而已》的王漫妮有着相同的抿嘴节奏和微笑弧度。豆瓣短评区最热门的留言是:"建议江疏影下次直接复制粘贴表演数据。"
某时尚杂志拍摄现场,造型师正在为江疏影调整裙摆。"再白一点!"摄影师不断要求打光师调整。这让人想起她团队最得意的宣传点:冷白皮、漫画腿、吃不胖。但翻开早期访谈,她曾坦言:"为瘦腿裹着保鲜膜跑操场,饿到啃黄瓜充饥。"
这种矛盾在王传君的访谈中得到印证:"她总在自信和自卑间摇摆。"或许正如某位剧评人所言:"当美貌成为保护色,演技反而成了最易碎的面具。"
点击展开全文